成功案例
首页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Successful Stories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简介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现有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新馆占地88亩,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这是西南地区******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14个展厅,展览总面积12000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八个常设展览。除常规展览外,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新馆还建有可容纳200余人的学术报告厅,用于院内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和各类学术讲座。

自2009年新馆开馆以来,四川博物院秉承“开门办馆、广泛交流、资源共享、深度合作”的办馆理念,全年免费向观众开放。2010年, 四川博物院开创性的创建了国内首个“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深入偏远地区,每年行程几万公里,为当地群众带去丰盛的文化大餐。开展的“小小讲解员”活动,为 青少年们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青少年们传授历史、文化知识。如今“小小讲解员”已成为四川博物院社教工作的一大亮点,深获公众的喜爱。 陈列展览工作是博物馆的核心任务之一。近三年来,已举办了60余场高水准展览。配合展览开展多次学术讲座与鉴宝活动,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展览”。目前,四川博物院拥有专职、兼职研究员30余 人,与四川大学博物馆共同组建“科研规划与研发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双方发挥各自在文物资源、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进科研规划与研发 创新。利用“科创中心”的平台与资源,我院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萨尔〉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馆藏书画精品集》等高水平学术著 作。为促进我院的学术科研发展,搭建与国内文博同行的交流平台,我院创办了《博物馆学刊》,其学术性赢得了业内的高度评价。2011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馆藏品、出土文物技术保护与修复专项》落户我院。该项目的实施不但能够满足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保护研究与日常保护修复需要,而且还将为省内各文博单位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西南地区乃至国内其它文博单位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帮助。

院内目前设置机构有: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后勤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典藏部、陈列展览部、教育推广部、公众服务部、文物保护中心、学术中心、安全保卫部、监审办、流动博物馆、图书馆部、督导办、产业办。2012年,我院为推进巴蜀地区书画创作工作,特别筹建了巴蜀书画创作中心。为了更好的体现“开门办馆”的理念,我院正准备将院内图书馆建设成对外开放的公共专业图书馆。

春风又绿浣花溪,作为一个老馆,四川博物院曾经拥有辉煌的过去,作为一个新馆,四川博物院将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全体川博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下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川博物院建馆历史

从1914年美国学者戴谦和教授创建的第一座学院博物馆—华西古物博物馆,到1933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历史博物馆的建立(现川大博物 馆)。再到1940年四川博物馆的筹建至诞生,馆址在郫县东岳庙。1945年迁至明远楼,1950年迁至于人民公园内“之佛学堂”和“国书馆”以及 1965年迁至成都“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览馆”。四川的文博事业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从小到大,如今四川博物院已经历了七十年的历程。从建馆之初的几万件 馆藏文物发展到今天的26万件套藏品,它凝聚了老一辈川博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老一辈川博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带领下,一代年青的文物工作者,为川博的 工作同样付出了心血。他们为四川博物院的发展建设所做的光辉业绩,将载入四川博物院的发展史

历任四川博物馆(院)馆长名单:
1、冯汉骥(1940——1977年)任四川博物馆馆长。
2、徐中舒(1977年——1983年12月)任四川省博物馆名誉馆长。
3、范桂杰(1983年12月—1996年9月)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
4、马家郁(1996年9月—1999年8月)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
5、高大伦(1999年8月——2001年2月)任四川省博物馆代理馆长。
6、焦入川(2001年——2008年)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
7、盛建武(2008年至今)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四川博物院院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9月,其前身系川西文物管理委员会,1954年川西行署与其它三个行署合并成四川省后变更为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8年起与四川省博物馆合署办公。1981年与省博物馆分离,为四川省文化厅直属文物科研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省范围内文物调查、保护、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对市、州、县文物工作进行业务辅导。1985年经四川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增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牌子,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定编88人,其中30人有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大学专科生23人;研究馆员3人,副研究馆员15人,文博馆员20人。内设考古一队、考古二队、三星堆工作站、文物保护中心、古建石窟研究设计室、技术修复室、《四川文物》编辑部、办公室、财务科、保卫科、图书信息中心。现有所领导班子成员4人、中层干部20人,平均年龄不到50岁。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人数最多、门类最齐的文物科研单位,在田野考古、古建筑石窟保护、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实力,尤其在古代巴蜀文化的研究、古代壁画、古代青铜器和石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文物考古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50年来共查明省内一万五千处文物点,其中绝大多数填补了省内文物空白点;先后共出土文物几十万件,为省博物馆和各市县博物馆、文管所提供了大量馆藏文物。所内有较强的科研力量,人才辈出,先后有全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古人类学家秦学圣先生、古文字权威于豪亮先生在所里工作。所内现有的专业人员绝大多数有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筹建于1951年,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湖南省******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重点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湖南省AAAA级旅游景点。

  湖南省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就以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多年来,她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博物馆之一,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全景效果图

收藏与展示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藏品达18万余件,尤以蜚声中外的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 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为了使这些文物瑰宝能在这座艺术殿堂得到充分展示,湘博人科学深入地挖掘文物的内涵,利用现代陈列艺术,精心打造了6个展示人类 优秀文化遗珍的基本陈列。此外,我馆还通过不断引进和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时展览,如“走向盛唐展”、“国家宝藏展”等、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 传播湖湘文化,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与社会公众形成了良好互动,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高水准的专业展示传播机构形象。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陈列     湖南省博物馆名窑陶瓷陈列

   

2008年“古典与唯美”临展展厅     2011年“艺术长沙”临展开幕酒会 

  服务与教育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湖南省博物馆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通过引进ISO9001和ISO14001质 量、环境管理体系,大幅度提升服务水平。 特别是2008年3月20日起正式向社会长期免费开放以来,湖南省博物馆将优质服务延伸到每一位观众身上,在免费开放这项伟大工程中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 践,被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赞誉为走在全国文化系统前列的博物馆。此外,为提高观众的鉴赏水平和参观兴趣,还精心设计并推出了专题导览、讲座、会员、家庭主 题日、教师沙龙等社会教育活动,践行了其“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宗旨与历史使命。

 

   工作人员引导观众排队有序入馆参观    讲解员在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为外国观众进行讲解

   

    馆校携手开展教育活动      2011年“高山流水——馆藏古琴展”乐听会

  科研与文保

  湖南省博物馆历来重视学术与科研工作,在博物馆学研究、文物研究与鉴赏、文物保护与修复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与 良好的学术氛围,全馆科研与学术呈现出多学科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一系列国家文物局重点 课题,还系统地出版了《湖南省博物馆馆刊》、《湘博志》等书刊以及重点展览图录。近些年,湖南省博物馆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尤其是马王堆古尸 及出土文物保护成果显著,相关技术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推广类一等奖。 

   

《湖南省博物馆年鉴:湘博志Ⅱ》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第五辑》

    

我馆文保人员对华容元墓出土衣物进行保护处理 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专家检查女尸保存情况

  新起点

  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的推进,湖南省博物馆现有硬件设施水平已远远落后于国内同级博物馆,严重影响了本 馆各项业务的开展和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经过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湖南省博物馆原址上进行改扩建。通过此次改扩建,湖南省博物馆的观 众接待和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总建筑面积将达到8.3万平方米,年观众接待量将增加到300万人次以上,藏品保管保护、陈列展览和观众教育服务设施条件 将得到根本性改善。为确保工程进度及质量,避免工程建设期间发生观众、文物安全事故,经省文化厅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同意,省博物馆于2012年6月18日 起暂停对外开放服务,至2015年底新馆建成对外开放止,暂停开放服务时间预计三年。

  建成后的湖南省博物馆将成为代表中华区域文明的*********重点博物馆;成为展示、传承湖湘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提供高雅文化艺术的公共服务中心;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成为长沙市新的文化地标;达到国际先进博物馆水平。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入口水景广场效果图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观景平台效果图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学术报告厅效果图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艺术大厅效果图

湖南省博物馆历史

  创建

  湖南是中国较早出现博物馆的地区之一。
   1897年:郴州学会组建了郴州学会博物院,可惜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而夭折。
   1904年:经湖南巡抚赵尔巽倡导,士绅梁焕奎、龙绂瑞等筹款,在省垣再次兴办一所博物馆,与图书馆、教育馆合署,全称为‘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主要陈列人体和动物模型。开放约一年,教育博物馆部分被撤销。
   1924年:6月24日,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开馆;1927年正式定名为“湖南省立博物馆”,1930年毁于战火,此后再未恢复。

  起航

  1951年3月,湖南省博物馆筹备处在长沙留芳岭的百琴园挂牌成立。
   1956年在长沙西北环境优美的烈士公园建成开馆。
    建馆之初,我馆以建设“地志性博物馆”为目标,开展了对能反映湖南历史、文化、民俗、艺术、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文物与标本的征集与展示工作,举办了“湖南 矿产资源”、“湖南农业资源”、“湖南手工艺品”、“湖南楚文物”等六大展览。其中楚文物收藏和湖南近现代名人收藏至今仍是我馆馆藏文物中极有特色的部 分,为今天我馆的收藏展示打下了较好基础。

  成长与转型

  1972年至1974年,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馆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数千件精美的文物和 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的发现与出土,使湖南省博物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得到政府空前的重视和社会广泛的支持与关注,湖南省博物馆的藏品与展览档次也因此 得到极大的提升。1973年,在国务院的关怀下,我馆建造了建筑面积为3510平方米的新仓库(后改造成保护与展示并用的场所),在保护和展示马王堆汉墓 出土文物方面发挥了近三十年的关键作用。

  随着湖南考古发现的增多,馆藏品中出土文物所占分量越来越重,尤其是马王堆汉墓发掘后,我馆作为历史考古类博物馆的性质特征十分明显。1971 年,我馆将馆藏的矿物之类标本拨给了湖南省地质局,1979年将馆藏动植物标本借给了长沙市第一中学,至此,我馆从建馆之初的自然、历史类收藏展示并重, 逐渐向以历史类收藏和展示为主的转变。

  开拓与腾飞

1999年,由国家和省财政共同投入1.2亿元新建的新陈列大楼竣工,新陈列大 楼的建设是世纪之交湖南省博物馆发展的新起点,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湖南省博物馆定位为“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并以新陈列大楼 开放为契机,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子,博物馆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一是打造了以《马王堆汉墓陈列》为龙头的基本陈列,该陈列被评为2003—2004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
   二是举办了各种临时展览上百个,其中,《走向盛唐展》、《国家宝藏展》、《凤舞九天展》等一系列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成为当地的文化盛事,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高水准专业展览策划举办机构的形象;
   三是以“让观众愉悦”为目标,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建立了先进的开放管理模式,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全国文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馆积极实施新形势下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分别于2002年、2005年、2009年推行了三轮以优化内部结构和激发队伍活力为目标的改革创新:

  一是实行内设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激发队伍的内部活力;
   二是于全国率先实行“项目制”和“研究馆员主管制”的业务管理模式,不断推进策展和办展能力的提升;
   三是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成立了三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馆属国有企业。

  通过改革创新,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跨越式大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创造了观众人数年均增长率达60%的新纪录,处于全国省级博物馆的领先地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2008年3月20日,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实施免费开放。为了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 化服务,我馆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忘使命、主动作为,将优质服务延伸到每一名观众身上,在免费开放这项伟大工程中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为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应有贡献。2008年,湖南省博物馆成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2009年,湖南省博物馆被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8 家*********重点博物馆(院)之一。

1999年建成的湖南省博物馆陈列大楼序厅

  未来与展望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的5个人、一栋楼,到上世纪70年代,以马王堆汉墓发掘为契机,建成亚洲一流的文物库房;再到1999年,现有陈列大 楼建成,带动本馆高速发展,湖南省博物馆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然而,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湖南省博物馆现有的硬件设施水平已远远落后于国内同级博 物馆。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经过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湖南省博物馆原址上实施改扩建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约8.3万 平方米,总投资约8.5亿元。目前,改扩建工程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为确保工程进度及质量,避免建设期间发生观众、文物安全事故,从2012年6月18日 起湖南省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服务,至2015年底新馆建成对外开放止,暂停开放服务时间预计三年。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建筑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以现陈列大楼为基础,强调总体布局的对称、简练、稳重、统一,将湖南人文与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 相结合,形成一个新旧融合的整体感极强的设计。通过此次改扩建,省博物馆的观众接待和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年观众接待量将由现在的120万人次左 右增加到300万人次,藏品保管保护、陈列展览和观众教育服务设施条件将得到根本性改善。建成后的湖南省博物馆将成为展示湖湘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 长沙市新的文化地标,成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重点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全景效果图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简介

西安半坡博物馆 是新************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1953年春被发现,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5 次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该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 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西安半坡博物馆于1958年4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50余年来,共计接待中外游客3000余万人次。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 邓小平等前来参观,给予了高度评价。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西安半坡博物馆被中宣部确定为首批“百个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8年被西安市政府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2006年被旅游网在网上调查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2008年被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 位”;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西安东郊浐河东岸,占地面积107.4亩。馆藏各类文物18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4000多件,化石标本300余件,新 石器时代的人类和动物骨骼标本若干。人面鱼纹盆是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中最为宝贵的文物,属国家一级文物。2008年,中国人百年期盼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的创意灵感就来源于它。

为了有效保护半坡遗址,2002年拆除了砖木结构的保护大厅,2006年建成了钢结构、大跨度的新保护大厅。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处以石柱为中心 的祭祀遗迹群,这是对半坡遗址文化内涵的极大丰富,为研究和展示半坡遗址提供了新的资料。半坡遗址以历史遗存遗迹和大量实物向人们揭示了距今六千多年前的 半坡先民的生存环境、建筑形式、祭祀场所、生产技术、埋葬习俗等。

陶窑遗址中展示的一座横穴窑,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保存较完整的陶窑遗址之一。

新近调整的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运用了电子虚拟和幻影成像等现代化声光电的科技手段,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半坡远古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新 增设的半景画展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河流和田野之上运用声光电技术逼真地模拟了电闪雷鸣、日月星辰,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半坡人战天斗地的生活、劳作场 面。

西安半坡博物馆历史沿革

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其主体陈列是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以及遗址中出土的各类文物。该聚落的最早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年。

西安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半坡村,遗址发现于1953年,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对遗址进行了发掘。为就地保护和展示这处聚落遗址,1956年开始筹建遗址博物馆。馆名曾为“陕西省博物馆半坡村分 馆”、“西安半坡村博物馆”。1957年改名为西安半坡博物馆,沿用至今。

1958年4月1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成为建国后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茹士安任馆长。

1961年1月,国务院公布西安半坡遗址为************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西安半坡博物馆被中宣部列入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西安半坡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1983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创办了国内唯一的史前文化研究杂志《史前研究》(已停刊)。1998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参与发起组织了中国博物馆学会史前遗 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现为主任委员单位。2009年,中国博物馆学会西安培训中心在西安半坡博物馆设立。

1958——2009年,西安半坡博物馆的主管单位先后为陕西省文化局、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化文物局)。自2009年起,主管单位为西安市文物局。

西安半坡博物馆现任馆长、法人代表张礼智。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历史沿革与概况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自1979年10月1日开馆以来,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曾历经坎坷和艰辛,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兵马俑是1974年3月发现的,当地农民在一片砂石堆积、墓冢累累的荒野 上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残片。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试掘,发现是座规模宏伟的大型兵马俑坑(即一号俑坑),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 似的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巨大的发现,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与震惊。

兵马俑坑由于规模宏伟,陶俑、陶马的数量巨大,发掘工作要延续数年乃至几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如何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它免遭风雨霜雪的侵 害,成了令人忧心的重大问题。当时我们考古工作者曾计划用竹竿、芦席搭盖一个临时性的保护大棚,以解决燃眉之急。正当我们为此焦急之时,1975年8月 26日,当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飞抵西安,传达了国务院要在此建立兵马俑博物馆的决定,并把它作为国家的专项工程。

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是1975年底开始的,1976年2月负责筹建工作的人员陆续进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动工。建馆伊始正是国家多灾多难的困难时期,国民经 济濒临崩溃,许多大的建设工程纷纷下马,建馆资金严重不足,建材筹集困难重重。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建馆的人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各种困 难,于1979年9月底,一座雄伟的占地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一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竣工,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大庆的10月1日,向国内对、公开开 放。

兵马俑博物馆初期的建馆方案是1975年10月拟定并获国家批准的。当时仅发现了一号兵马俑坑,而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过程中 才发现的。这就决定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一期建设方案是不完备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三个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像 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也是座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浓烈兴趣。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观 众如潮,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秦兵马俑热。

如此,兵马俑博物馆原有的建筑规模及较简陋的设施,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馆,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博 物馆全体人员迫切的愿望。在陕西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热情关怀和支持下,于1986年将兵马俑博物馆的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列为陕西省的重点工程项目。扩建的 主要工程是建造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以及文物库房、文物综合陈列厅等二十余项配套设施工程。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4850万元。从 此兵马俑博物馆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二期扩建重点工程之一的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于1987年5月开始动工,1988年底主体工程竣工。接着进行考古发掘,1989年9月27日,三号 兵马俑坑对外开放。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的基建工程于1988年动工,1993年底主体工程竣工,1994年开始发掘和对外展出。至此作为兵马俑博物馆建 设中的核心工程——一、二、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已先后全部建成。三座遗址大厅的建筑总面积为34730平方米,把三个俑坑全部罩于遗址大厅内,并有较好的通风、采光、防火、防盗等设施,以确保遗迹、遗物的安全。

秦兵马俑二号坑展厅外景

秦兵马俑一号坑展厅外景

秦兵马俑二号坑展厅外景

秦兵马俑二号坑展厅外景

秦兵马俑三号坑展厅外景

秦兵马俑三号坑展厅外景

秦 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显著特征,是它把考古发掘、展示及文化遗存的保护等项任务融为一体。边发掘、边开放,把考古发掘现场变为文化遗存的展示的场所。目前, 一号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分之一,三号兵马俑坑已全部发掘,二号兵马俑坑正在发掘。三个俑坑内现已出土陶俑、陶马2000余件,各种青铜兵器40000余 件,还有大量的各类遗迹。兵马俑的种类很多,有车兵、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俑的形象各异,千姿百态,是古代东方艺术的一颗琅琅的明珠。把兵马俑的考古 发掘现场无保留地全部展现给观众,深受人们的欢迎。观众在这里可以看到兵马俑的原始风貌,如兵马俑出土的原状、俑坑的形制、结构和俑坑倒塌破坏的情况等。 有些迹象只有在考古发掘现场才能看到,如修建兵马俑坑时工人留下的脚印、挖土时留下的工具痕、向俑坑 内运送陶俑、陶马时留下的车辙印痕、盗掘者挖的盗洞等。考古发掘现场是各种古文化信息的综合载体,包涵的信息量大,并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使观众对兵马俑 可以获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另外,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不断会有新的遗迹、遗物发现。人们每次到兵马俑博物馆参观,都会看到新的内容,有 新的收获,具有经久不衰的诱人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的二十年间,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4000万人次。另外,兵马俑还到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城市展出,累计观众近1000万人次。兵马俑以它雄浑的气势、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给人们以知识和美的享受。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规模宏伟,馆区占地面积20余公顷,展览建筑的总面积达42000余平方米。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舒适。考古发掘、科学研究等 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今后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兵马俑坑仅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经我们二十多年来的考古勘探,在陵园内已发现大小不等的各 种陪葬坑及墓葬500余座,以及许多建筑基址。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石质铠甲坑,以及大型寝殿、便殿遗址等。整个秦始皇陵园像 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园的关系密不可分,因而兵马俑博物馆今后的发展必然要和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我们初步设想,在集中精力 先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设好的基础上,再逐渐向陵区发展。在陵园内有选择地再发掘一些有重大科学价值的陪葬坑、陪葬墓,并建馆予以保护。这样就会形成若 干性质、内容各不相同的分馆。这些分馆和兵马俑博物馆组成秦陵博物院,以负责整个陵园的保护、考古发掘、研究和陈列工作。将来,这里不但是人们参观旅游的 重要景点,也是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考察和研究的园地,文物保护专家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的实验基地。上述设想虽有待于做进一步地考察和论证使其逐步完善, 但总的方向大体是正确的。今后的任务虽然非常艰巨、复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未来的事业,必将更加辉煌!

厦门市博物馆

厦门市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长期致力于闽台两岸及传世珍贵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利用博物馆直观的展品,宣传文物政策,普及文物知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厦 门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华侨出入祖国的主要门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许多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为了把厦门 打造成一座文化之城,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厦门市博物馆1983年筹建,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旧馆位于风景如画的鼓浪屿 八卦楼。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基地。

随 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厦博旧馆的建筑、规模、内容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使厦门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比较充分的 展示,新世纪之初,市委、市政府在规划厦门市社会事业发展时,根据全市人民的意愿,决定斥资数亿,在由美国著名的凯勒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具有地标性建筑 的厦门文化艺术中心里新建一座博物馆,使之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圣殿。

厦 博新馆建筑面积25300平方米,展厅面积9597平方米,库房面积2800平方米。2006年6月,经中共厦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将厦门市郑成功 纪念馆、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入厦门市博物馆,核定人员编制64人,为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厦门市文化局管理。新馆比之旧馆,建筑面积扩大六倍,展品征 集与陈列内容都将大为增加并更有特色。厦博的新馆建设与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地建设一个在全国博物馆界有地位,有影响力,有生命 力的厦门市博物馆,市委、市政府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厦门市博物馆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厦门市博物馆新馆的办馆方向及陈列主题作出了明确 的定位。随着新馆的分期逐步建设,馆藏文物与展品的征集将有所侧重,不断充实,力争形成系列,以提高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档次,增强观赏性。目前,已有《厦门 地方历史陈列》、《闽台古石雕大观园》展正式对外开放,《闽台民俗文物陈列》、《中国民族民间乐器陈列》、《馆藏文物精品陈列》等三个基本陈列也在紧张的 筹备和布展中,还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馆际交流,不定期举办各种展览活动。

厦门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两万件。有历代陶瓷器、书画、典籍与契约文书、玉器、铜器、木雕、石雕、民俗文物、国际友谊礼品等,已经鉴定的三级文以上文物约2000件。

丰 富的馆藏品为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资源,多年来博物馆培养的人才队伍在馆藏文物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本馆单独或与馆外合作出版了《鼓浪屿建筑 艺术丛谈》、《到鼓浪屿去看老别墅》、《厦门风物》、《厦门碑铭》、《厦门方志》、《青铜器鉴定概论》,英文版《中国厦门》、《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 文集》、《闽南古陶瓷研究》、《厦门典藏契约文书》、《漳州窑素三彩瓷》、《厦门窑》、《莆田窑》等书刊著作十余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200篇,取得了 丰富的研究成果。

丰 富的馆藏品也为开展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本馆根据厦门历史发展轨迹与文化特色,结合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的优势,坚持以基本陈列为主,同时着 力搞好临时展览,以增加活力。建馆以来利用馆藏品开办的主要陈列有:《厦门历史》、《特区建设》、《友好往来》、《馆藏玉器》、《厦门书画精品》、《厦门 体育明星》、《鼓浪屿建筑摄影》、《古石雕大观》、《闽南民间古陶瓷》、《闽台民俗》等,其中《闽台民俗展》荣获1998年全国文物陈列十大精品奖。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依靠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经过广大文物博物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厦门市博物馆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文化事业,必定能繁荣与发达。

华侨博物院

  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历史上华侨出入国的主要口岸。华侨博物院就坐落在市区的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和南普陀寺。

  华侨博物院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56年倡办,1959年落成开放的,是我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是迄今为止我 国唯一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舍是一座富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重檐式宫殿建筑,楼身由洁白花岗岩砌成,屋檐以翠绿琉璃瓦铺饰,斗拱 玲珑,飞檐凌空,古色古香,雄伟壮观。全院占地面积1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011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7000件,包括历代青铜器、陶瓷器、古钱币、古字画、古代雕刻工艺品、外国陶瓷玻璃器皿,以及一批珍贵的 侨史文物和鸟类、兽类、鱼类、矿物标本等,其中有多件国家一级文物。2005年推出的《华侨华人》、《陈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馆》三个基本陈列常年对 外展出。

 《华侨华人》以院藏侨史文物资料和侨史研究新成果为基础,借助新的展示手段,形象、系统地向人们回顾了华侨华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足 迹;再现了他们在居住国的生存状态和杰出表现;介绍了他们从侨民到公民认同转变的过程;讴歌了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创下的不可磨灭的功绩;展示了华侨对祖国 的拳拳赤子心和殷殷报国情。该陈列所涉及的侨乡、侨居国均不受地域限制,展示面广,时间跨度大,于2005年5月荣获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 物报社颁发的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奖。

  《陈嘉庚珍藏文物展》展示了从陈嘉庚先生于耄耋之年亲往北京等地征集的文物中选取的部分青铜器、陶瓷器、字画等,让观众通过品赏神秘的 青铜器、精美的陶瓷器、风格迥异的字画等饱含先民智慧和心血结晶的艺术珍品,从而了解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感受创办这座文化殿堂的陈嘉庚先 生的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教育思想。

  《自然馆》设置了模拟的自然生态环境,150多件鸟类、兽类等自然标本散落在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中,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展览在向观众展示动物的多样性、宣传科学知识的同时,呼吁人们提高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008年6月18日,华侨博物院举行隆重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揭牌仪式,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欧阳建、市文化局局长罗才福及我省近20家博物馆的馆长等 领导和来宾参加了揭牌仪式。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欧阳建、市文化局局长罗才福分别讲话祝贺华侨博物院荣膺“国家一级博物馆”。本次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是 建国以来国家文物局首次组织进行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共评出83家,福建省有5家入选,依次为福建博物院、华侨博物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古田会议纪念馆。

  五十多年来, 华侨博物院接待了海内外观众160多万人次,在传播历史和科学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中外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为全国、省、市和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贵州省博物馆

基本陈列

陈列面积约1200平方米,陈列内容以馆藏文物为主,展示贵州重要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采用文物、图片、模型、复原场景和影像资料相结合的手法,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塑造一个具有时代感的现代陈列展示空间。通过对贵州较有优势的史前文物和标本,有重要影响的重大考古成果,有一定知名度的夜郎等不同历史时代的文物,以及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贵州少数民族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为观众备上一份科学文化审美大餐。

贵州省博物馆

珍贵藏品

史前文物标本 贵州龙化石、海龙化石、鱼龙化石、海百合化石等。
历史文物 铜车马、立虎辫耳大铜釜、石寨山铜鼓、杨餐墓铜鼓、铜柄铁剑、鎏金铜鍪、一字格剑、明代金冠、彩釉陶俑仪队。
民族文物 施洞苗族女盛装、西江苗族女盛装、木祖鼓、施洞独木龙舟、鼓藏幡、傩面具、地戏面具、刺绣、蜡染、银饰、竹木生活用具。

特色活动

贵州省博物馆

在展厅进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展区进行民族工艺展示;定期在展区进行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表演。

基本信息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168号
交通线路:1、2、12、14、15、30路公交车
开放时间:9:00~17:30
闭 馆 日:星期一
邮  编:550004
电  话:0851-6822232 6822236 6825674-8014/8827(投诉)
传  真:0851-6822214
邮  箱:gzmuseum@126.com
网  址:www.gzwbxx.com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 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 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 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 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 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三星堆博物馆现有两个展馆,其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分为第一展馆(综合馆,陈列金、铜、玉、石、陶等类文物)和第二展馆(青铜 专馆)。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的揭示了三星 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的感觉。

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3公顷,绿化面积达80%以上,馆区内环境优美、布局动静得宜,曲径敞道,垂柳依 依、古蜀奇葩、湖光岛影无处不体现了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飘逸自然、浑然天成的川西园林特色。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 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一展馆建筑为半弧形斜坡生态式建筑,张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二展馆建筑为三部一体的变形螺旋式建筑,其整体 具有“堆列三星”与“人类历史演进历程”的双重象征,馆外还有气势灰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与展馆建筑遥相呼应,表达了三星堆文化苍 古雄浑、博大精深的历史意蕴。

自1997年10月三星堆博物馆(现二展馆)建成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前来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张爱萍将军曾题词“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文物已多次出国巡展,从1993年起,先后在瑞士、德国、英国、丹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展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强烈震撼。

三星堆博物馆以其文物、建筑、陈列、园林之突出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旅游胜地,四川省对外重点推出的五 大旅游景区之一,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世界首家通过“绿色环球21”旅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标准及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博物馆。

电子信箱:1zhengtang@1zheng.com  电话:0592-2110311  传真:0592-2110388
厦门一正堂古典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1480号-1